脱贫有期,不胜不归

发布者:杨飞作者:审核人:发布时间:2021-04-29浏览次数:125

2020年,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,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。我们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,啃下了最难啃的“硬骨头”。历经8年,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,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。这些年,我去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,乡亲们愚公移山的干劲,广大扶贫干部倾情投入的奉献,时常浮现在脑海。我们还要咬定青山不放松,脚踏实地加油干,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,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。——习近平总书记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

打赢脱贫攻坚战

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。”自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,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,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,打响了反贫困斗争的攻坚战。南京审计大学响应党中央号召,积极参加我省“五方挂钩”帮扶,连续选派人员深入苏北偏远镇村一线,担任驻村“第一书记”。

让我们通过大事记来回顾帮扶过往。

脱贫攻坚嘉奖

脱贫攻坚工作靠的就是一个持之以恒、久久为功,南京审计大学的持续帮扶离不了驻村书记的辛勤付出。在脱贫攻坚关键期,他们打硬战,啃硬骨头,以“严实”的精神状态,带头推进扶贫脱贫各项工作部署落地生根。

2020年,有三位同志获得脱贫攻坚嘉奖。他们就在我们身边,在平凡的岗位上,散发着光与热,传递着正能量。

让我们走近他们,了解他们,听听他们的故事。

 

李斌:两年情一世缘

20142月至20162月在淮安市涟水县成集镇旗杆庄村开展扶贫工作。

2014年,刚刚新婚二十天的李斌就踏上了扶贫的征程,他白天跑农户,调研项目,晚上整理收集来的材料。他说,“为了村集体增收,厚着脸皮不断地到市里、县里、镇里跑部门、跑企业、跑乡贤筹集帮扶资金,有时为了文件盖章要跑上100多公里。”

建肉鸡养殖基地,争取电脑捐赠,协调高标准农田、绿化等专项资金,资助困难学生张翔直至其大学毕业等,每一项都包含他奔走的汗水。

回忆扶贫经历有几句话他时刻铭记在心:“百姓无小事,责任大如天;一心为公、一心为民;凡扶贫所涉诸事要点,最重要记住:俯下身子,放下架子,迈开步子;凡扶贫所涉诸事目标,最重要做到:看得见、摸得着、做得到,百姓得实惠,工作见成效。”

夏德鑫:人到村心到户,帮得准扶得稳

20162月至20182月在淮安市淮安区苏嘴镇沙吉村开展扶贫工作。

他不听汇报自己跑,村组农户家家到。田埂上、河塘边、打谷场、庭院中,他与乡亲们拉家常、话发展、查原因、找“方子”。他以支部建设为先导带动扶贫建设,带动党员干部进行西瓜新品种试种,实施稻瓜轮种、仓储烘干、道路亮化等项目。

夏德鑫回忆那段日子:“捧着一颗心去,不带一尘土走是我的初衷,同乡亲们共商脱贫攻坚项目的足迹历历在目。扶贫先扶智,要做心灵的富翁,要做创业的主人,精准施策、精确帮扶、做出特色,当时贫穷落后的苏嘴镇沙吉村,如今成为淮安农业示范村,心中充满了无限慰藉,两年的扶贫时光,短暂而难忘。”

现如今,沙吉村已是苏嘴镇经济强村,2020年,沙吉村集体收入达105万元,带动周边6个村庄集体发展,探索了特色种植小西瓜+的发展新模式。

刘镇:找准特色抓重点,精准帮扶促收官

20203月至今在淮安市淮安区苏嘴镇章桥村开展帮扶工作。

疫情逆向,他走村串户,通过实地查看、上门走访、召开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座谈会、专题调研论证等方式,掌握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。

收官之年,围绕高质量和长效帮扶,他转变角色,当起了“经纪人”,将学校的教育资源、审计行业资源、校友资源等,与淮安区的经济社会发展、基层治理、乡村振兴等做全方位的信息沟通和资源对接,深度开展帮扶工作。

尽管帮扶还没结束,他说:“今年章桥村经营性收益已从5万跃升到了18万,下一步将专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,相信未来的章桥会更有活力,更有发展动力。”

帮扶经验

一线帮扶队员的辛勤付出,离不开后方单位的全力支持。

校领导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,多次赴一线调研指导,为他们加油鼓劲,为他们争取多方支持。

2020521日,在与省委驻淮安区帮扶工作队调研座谈会上,晏维龙书记表示:

首先,扶贫工作是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体现,高校如果能够全心全意致力于贫困地区的建设,将会大幅度提升扶贫工作的力度和效果。

第二,扶贫要摆脱“给点钱”和“派几个干部”的误区,脱贫攻坚,人民至上,精准扶贫,扶到点上。

第三,是产业扶贫,高校要引导帮助被扶贫地区充分利用扶贫机会,坚持向外借力和向内发力相结合,从产业上深度加入当地经济循环链,明确发展目标、科学制定发展规划。

第四,高校要在教育扶贫上下功夫,坚持“智”“志”双扶,从知识和智慧、志向和意志上根本改变人。

20205月,刘旺洪校长在接受档案馆“扶贫档案里‘最可爱的他们’——南审人扶贫侧记”专题采访时表示:

本轮脱贫攻坚战中,高校开展扶贫工作主要是致力于扶智赋能,把先进的理念、技术、人才、管理、经验等要素传递到贫困地区,通过智力扶贫带动当地产业升级、观念升级、以及人民生活奔小康。高校扶贫需要找准需求点,选准突破点,把教育帮扶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,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。

2020年全部脱贫摘帽后,国家减贫的任务依然艰巨,消除了绝对贫困,农村减贫将由“扶贫”转为“防贫”,由“速决战”转为“持久战”。“摘帽不摘帮扶”“摘帽不摘责任”,高校依然重任在身,也必然责无旁贷。

20205月,在江苏省委新一届“五方挂钩”帮扶协调小组会上,校党委副书记张建红总结了南审多年来帮扶工作经验。

一是发挥高校优势,开展教育帮扶。坚持扶贫与扶志、扶智紧密结合,重点提供教育支持、人才支援和智力支撑。一方面抓扶思想、扶信心,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战胜贫困的斗志和勇气;另一方面抓扶技术、扶思路,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。

二是发挥审计优势,开展行业帮扶。紧紧依托审计行业优势,充分挖掘审计行业资源,与被帮扶单位积极开展审计战略合作,全面提供审计服务,进一步发挥审计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监督和保障作用。

三是发挥校友优势,开展人才帮扶。积极联络各地校友组织开展帮扶工作,充分调动各行各业校友参与帮扶工作热情,广泛组织校友积极投身精准扶贫攻坚战。